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 页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管理团队
学术委员会
学术团队
专任研究员
特邀研究员
兼任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学术成果
调研基地
莱州调研基地
章丘调研基地
莱西调研基地
学术资源
中国幸福指数报告
学术期刊
数据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成果
/
正文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
日常风险治理的安全网与结构洞——基于天津港8.12事故的案例分析
发布日期:2020-06-16 阅读次数:
摘要:
现代社会系统复杂程度高,蕴含着多重安全风险。人们通过制度安排和技术设计构建了安全防护网络以确保系统的正常与高效运转。目前的安全防护网络具有结构立体性、功能复合性和机制联动性等特征,风险治理效果尚可。天津港事故却暴露出现有安全防护网依然存在着重大的结构性漏洞。这表现在:该风险防控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治理“黑箱”,各子系统间存在着功能性(机制)联结缺失,综合风险预警和防范存在“缺环”和“断链”现象,导致安全监管信息孤岛效应和日常治理效力的递减。缺少了制度和机制的有效约束,有关组织和个体的风险治理能力急剧下降,安全责任意识由淡化变为故意,风险治理的行动由努力减缓转为刻意放纵与违规。最终,安全防护网被彻底洞穿,酿成特别重大灾难事故。只有从制度安排和机制运行上系统化地“查缺补漏”,才能实现真正的安全。
作者:张乐,童星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第5期
分享到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国际生活质量研究学会(ISQOLS)
山东省统计局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2019 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电话:(86)-0532-58630326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sdu.edu.cn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滨海路72号
备案号:浙ICP备123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