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速递
县域乡村“三生”系统发展时空分异与优化决策
发布日期:2020-08-13
阅读次数:
摘要:为了因地施策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山东省为例,构建县域乡村地域系统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的“三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和耦合模型开展县域乡村“三生”系统优化决策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县域乡村“三生”系统具有东北-西南地域分异特征,75.8%的县域乡村各子系统处在耦合磨合阶段,乡村可持续性和协调性有待加强。(2)乡村“三生”系统发展功能区以中低协调发展区为主,具体分为低等协调持续发展区、中协调低持续发展区、低协调中持续发展区、中等协调持续发展区、高协调中持续发展区和高等协调持续发展区等六种类型。(3)不同类型县域乡村“三生”系统功能区,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鲁西南平原农区等低水平地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提高二、三产业结构比重;胶东半岛等中等地区以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为主,形成特色产业品牌;鲁北的高等协调地区以科学发展与示范建设为主,构建成熟乡村发展模式。乡村“三生”系统以耦合协调机理为依据,科学划分县域乡村发展功能区,对县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乡村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作者:李进涛,刘琳,王乙杰,冷安丽
出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年8月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 2019 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 电话:(86)-0532-58630326
-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sdu.edu.cn
-
-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滨海路72号
- 备案号:浙ICP备123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