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速递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优化路径
发布日期:2025-07-29
阅读次数:
摘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是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基于“结构—制度—功能”三维分析框架,结合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政策实践,剖析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结构维度上,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功能定位模糊、产品供给同质与结构不平衡并存,且多元主体间价值目标分化;制度维度上,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与实际需求存在偏移,税收优惠设计激励功能不足,三支柱间缺乏有效衔接与制度弹性;功能维度上,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保障空间受限,产品投资收益不稳定,且个体能力性功能不足。实现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应在结构维度上明晰其结构定位、完善产品供给机制并实现多主体协同;制度维度上适度扩展其覆盖范围、探索多元政策优惠组合并建立转移衔接机制;功能维度上明确其功能作用、依托数字技术规范保险市场运行并提升居民养老金融素养。
作者:陈仁兴、陈钊
文章来源:《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25年第4期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 2019 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 电话:(86)-0532-58630326
-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sdu.edu.cn
-
-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滨海路72号
- 备案号:浙ICP备123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