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 页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管理团队
学术委员会
学术团队
专任研究员
特邀研究员
兼任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学术成果
调研基地
莱州调研基地
章丘调研基地
莱西调研基地
学术资源
中国幸福指数报告
学术期刊
数据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速递
/
正文
首页
中心要闻
预告通知
成果速递
学术资源
成果速递
“数字贫困”的形成机制与消解策略——基于社会结构和个体能动性互动的视角
发布日期:2025-08-19 阅读次数: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核心在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数字脱贫对于缩小贫困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现有关于数字贫困的研究缺乏从理论层面系统探讨数字贫困的致因,难以反映数字贫困的现实困境。立足于社会结构和个体能动性的互动视角,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方法,分析了个体层面和结构层面的致贫因素及二者的交互在数字贫困生成中的影响展开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数字贫困的生成是多元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涉及个人资本获取的主观能动性原因,也受到特定社会结构的客观影响。此外,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性之间存在正向的交互效应。在平等、自由和包容的社会结构条件下,个人资本禀赋对数字贫困的抑制作用会增强。基于研究结论,建议积极呼吁政府和社会对数字贫困者的人文关怀的同时,还需要致力于全民数字教育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作者:张广庆、梅宏
文章来源:
《科技管理研究》2025年第14期
分享到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国际生活质量研究学会(ISQOLS)
山东省统计局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2019 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电话:(86)-0532-58630326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sdu.edu.cn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滨海路72号
备案号:浙ICP备123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