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源
中国老年福祉社会建设的行动逻辑
发布日期:2023-06-21
阅读次数:
摘要:作为社会学的基本范畴,福祉既是个体生活的幸福与快乐状态,也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意愿;既体现社会整体的生活质量状态,也特指某个群体或个体的生活质量状态。从共性角度讲,传统意义上的福利社会与福祉社会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福利制度或政策体系,而福祉社会则是一个蕴意更为丰富,外延更为宽展的社会;福祉社会是以民生福祉为基础的小康社会、民主社会、和谐社会、文化繁荣的社会;在“超常规老龄化”背景下老年福祉的实现面临政社合作不畅、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局限、养老服务组织自治力欠缺、老年心理疏导或治疗缺乏、养老智能化的伦理风险等困境;实现老年福祉的社会建设应以保障老年民生福祉为建设行动的逻辑起点,以国家治理为建设行动的逻辑中介,以实现老年福祉最大化为建设行动的逻辑终点。
作者:赵继伦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家》2023年第4期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 2019 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 电话:(86)-0532-58630326
-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sdu.edu.cn
-
-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滨海路72号
- 备案号:浙ICP备1234533